-
  • 3742 阅读
  • 1 回复

项目成本管理的五项原则


项目成本管理的五项原则

建筑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的管理活动。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本文试述项目成本管理的五项原则,添为抛砖引玉。

建筑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的管理活动。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在建筑业从业二十余年,目睹业内许多企业之兴衰。许多施工企业曾兴盛一时,终而衰败,其致命原因在于工程项目成本的失控。本文试述项目成本管理的五项原则,添为抛砖引玉。
  一、“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控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必须大于为了进行成本控制所付出的代价,才能为企业增加效益,这就是成本控制的“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可使利润增加;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可使利润更快增长;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可抑制利润的下降率。即使是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的国有公用事业部门,如果成本很高,不断亏损,其生存受到威胁,也难以在调控经济、扩大就业和改善公用事业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还会影响政府财政,加重纳税人负担,对国民经济不利,损害或降低存在的价值。
  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把成本控制在同行的先进水平上,才有迅速发展的基础。成本降低了,可以降低建造成本以扩大承接业务,业务扩大后经营基础就能得到稳固,才能保障工程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创新设计、改善施工工艺,寻求新的开拓。
  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企业抵御内外压力的充分必要条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外有同行的竞争、政府纳税和经济环境逆转等不利因素,内有职工改善待遇和股东要求分红的压力,降低成本则可以缓冲种种矛盾,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考试大◎一级建造师。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建筑业是一个相当特殊的行业,没有相同的成本,也没有同等的管理,所以成本管理与控制系统必须个别化,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而不是完全照搬别人成功的经验。
  三、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的原则
  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如果单位领导不够重视,成本控制意识不强,一般员工也会受到影响,有力使不上。或者领导虽然强调成本控制,但是一般员工不配合,同样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要做到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充分发挥成本控制的积极作用。
  四、全程全面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原则
  成本管理与控制,从时间上说,既包括对工程过程中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也包括工程勘测、设计及施工全过程、保修服务阶段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成本管理与控制,从内容上说,既包括产品生产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也包括产品设计及施工成本、资金筹集成本、材料采购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质量成本、使用寿命周期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
  1、资金占用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资金占用成本是指企业在承接工程中所预先支付的资金,一般用相对数表示。不同工程所需的资金、资金占用成本是不同的。在西方企业中,一般情况下贷款或债券融资,资金成本较低;而股票融资资金成本较高。但是在我国,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目前经济效益较差、很少发放或不发放现金红利的企业,股票融资的成本并不高;相反,银行贷款或债券融资却有固定的利息支付负担。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成本的控制时,并不能仅仅从资金成本最低的某一种方式融资,而是要合理地安排各种筹资方式的结构,目的是使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
  2、产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对产品成本进行控制是整个成本控制工作的关键。在产品生产成本总额中,大约有70%-80%的部分在产品设计阶段基本上就确定了。在具体的生产环节,要想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是不现实的,除非偷工减料,或者重新改进设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材料、质量、进度与目标成本发生矛盾时,就要运用价值工程方法剔除过剩功能,以降低工程成本,达到技术为经济服务的目标。
3、材料采购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主要是选择材料的质量、确定供应商,以达到成本控制为目的。工程项目所需的材料成本控制,在确保质量、规格、型号的情况下以市场成本最低的为订货量,但必须根据工程项目施工图计算,同实际发生相符。寻求材料好的供应商是企业在项目管理和控制成本的首要条件,掌握市场供应量、价值,必要时需要保留库存量。高于工程项目需求量或失去价值,就会形成库存积压,导致储存成本上升;低于工程项目需求量时就会导致停工待料。4、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标准成本制度是以标准成本为依据,通过成本差异的分析与报告,揭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以便及时控制成本的一种成本控制体系。标准成本制度的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及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以目标成本按产品分解的结果作为标准成本和日常控制的依据,将使标准成本制度与目标成本管理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也使标准成本制定的依据更加科学。
  5、间接费用的管理与控制对于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间接成本,一般采用预算控制的方法。事先制订预算,在日常的管理和控制中,要严格按照预算的规定,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在能够达到目标的前提下,精打细算,尽可能减少它们支出的绝对数额,提高支出的效益。
  6、质量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付出的代价,以及因为工程质量没有达到规定标准所造成的损失,包括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其中,前两者可以合称为预防检验成本;后两者可以合称为质量损失成本。当预防检验成本较高时,质量损失成本较低;反之,如果预防检验成本较低,则质量损失成本较高。质量成本控制的目的,就在于确定一个最优的合格率,在该状态下,质量成本总和达到最低。最优合格率不一定是100%,因为要想使产品合格率提高到100%,需要在预防检验环节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样才能使产品质量提高,质量损失成本就会下降。
  7、使用寿命周期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是指客户为了取得所需要的产品,并使其发挥必要功能而付出的代价。它包括原始成本和运用维护成本两部分。用户角度的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就是在决定建造建筑房屋时,既要考虑它的原始成本即建造的价格等因素,也要考虑以后使用过程中的必要支出,使二者之和达到最低。
  8、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与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是指企业组织为了取得或重置人力资源而发生的成本,包括: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保持成本、发展成本、损失成本。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时,不能仅仅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绝对数,而应该更多地从相对数上做文章,吸引高水平的人才,留住人才,关注成本效益率,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五、战略成本管理原则
  市场竞争孕育了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战略成本管理可以使企业站在一个战略的高度上,全面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控制水平,为企业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战略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三个内容:
  其一,价值链分析。价值链是指从原料的采购到产品的销售与服务全过程的一系列创造价值的作业。价值链涵盖公司内部和外部的作业。价值链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出企业最有优势的价值链,集中主要人力和物力,使之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于薄弱的链,如果加固成本较高,则干脆直接实行业务流程外包考试大◎一级建造师。
  其二,战略定位分析。企业可以采用的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等。不同的竞争战略对成本信息的需求有所不同。企业首先要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合理定位,采取恰当的竞争战略。然后,根据所选择的竞争战略,如成本领先战略还是差别化战略,采用适当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法。
  其三,作业管理。作业管理全称是“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它主要是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分析成本产生的前因后果,区分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尽量消除不增值的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
分享到: 转贴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