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蛛网一般的脚手架,没有漫天飞扬的尘土,大型机械如同搭积木一样将钢结构和预制板拼接在一起,建筑内部空间可以按照自身需要灵活分割,并可与多项先进技术接……
  作为中国百姓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住宅正从现场建造悄然向工厂制造演化。持续进步的建筑工业化,悄然改变着改变中国住宅市场的生产方式。
  过去的几十年中,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引领中国建筑市场爆发式增长。有数据显示,中国年新建建筑面积高达20亿平方米,消耗全球40%的水泥和钢材。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传统现场浇筑式施工方式开始显现劣势。许多城市变成“大工地”,除了扬尘、噪音等诸多环境问题,频发的“楼歪歪”“楼倒倒”现象也暴露出部分建筑工程质量堪忧。
  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曾公开表示,中国是全球每年新建建筑体量最大的国家,但这些建筑往往只能“生存”25至30年。
  “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建筑产品品质追求的提升,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正推动中国步入"建筑工业化"时代。”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华东部主任李昕说。
  在中央政府积极推动下,一些城市开始将建筑工业化纳入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规划。
  在上海,2011年起陆续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上海住宅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等多个文件,将建筑工业化发展与土地供应环节联系起来。今年6月发布的《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则明确,2015年各区县政府在本区域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的装配式建筑面积不少于50%,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从规划、设计,到预制、安装,各环节企业的参与构筑起中国住宅工业化的全产业链。
  在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掣肘行业发展的一些制度障碍正在被逐渐消除。相关人士表示,工厂制造和工地建造适用税率不同,造成前者综合成本远高于后者。伴随建筑业“营改增”的推进,这一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中国建筑工业化展现出的发展空间,吸引着全球业界的目光。正在举行的“2014上海国际建筑工业化展览会”,国际展商数量过半。利勃海尔、内梅切克、沃乐特、泰卡等知名企业纷纷亮相,试图从中国装配式建筑市场中“分一杯羹”。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要求,到202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由2012年的52.6%提高至约60%,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则由2012年的2%提高至50%。
  多位建筑业界专家表示,巨大的需求有望继续“撬动”中国装配式住宅市场。但与此同时,行业技术的标准化、模数化,以及培养能够驾驭工业化操作的产业工人,将成为中国建筑工业化面临的重要挑战。


  来源:http://www.chinaeasypc.com/news/hangye/2014/1016/914.html
  官方微信:weidezhugongkeji
  卫德住工科技工业化技术交流论坛:www.chinaeasypc.com/bbs
  新浪官方微博:沈阳卫德住宅工业化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