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书网biaoshu123论坛

标书网biaoshu123论坛 » 【建筑设计】 » 奥地利-风景住宅的阳光通道

页码: 1

奥地利-风景住宅的阳光通道

- veluxchn 2014-09-23 09:42






项目:奥地利 阿德内,瑞尔德79号
业主:弗雷德里希•依伯纳与海克•科略佩林夫妇
设计:玛利亚•弗洛克纳与赫尔曼•斯考诺联合设计公司,萨尔茨堡
完工日期: 2006年6月
1.jpg
47o40′48"N / 13o 8′12"E,这即是这栋住宅的坐标也是它的名称。这栋住宅位于奥地利紧邻萨尔茨堡的阿德内,它的主人是弗雷德里希•依伯纳和海克•科略佩林夫妇。由于工作原因,夫妇二人需要经常往返于德国和奥地利之间,他们的状态就是当前人们时常谈及的,典型的“现代流浪者”。这里距离最近的公路仅在2公里远,尽管存在着一定的闭塞,但这里紧邻高速公路,并能亲近自然享受Tennengau的山景及恬静的乡村生活。住宅周围没有商店与酒吧,夫妇俩人使用汽车来采购生活所需用品。
从远处路边观察47o40´48”N/13 o 8´12”E,这栋建筑仿佛是被人不经意间平整地摆放在山脚的草坪上。建筑表面的质朴简洁掩盖不住建筑师深思熟虑后的精心设计:整栋建筑是一个不规则的几何立方体,房屋使用的都是未经处理的混凝土天花板以及沥青砂胶地板,这使建筑、周围的景色柔和的融为一体。平直的屋顶上点缀着倾斜的天窗,那是光的通道。房屋南面房屋下沉了大约1米;北面则高出地面大约8米。
西北角长达八米巨大的悬臂,是屋顶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由于结构有可能下沉和产生塑性变形,因此让混凝土底面裸露的决定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面对如此大的跨度建筑师使用了倒置复合屋顶体系:这是一张钢筋混凝土加压板,通过埋头螺栓悬挂在型钢梁构成的框架上。钢框架由方钢管柱支撑,钢柱分布在核心筒的外角和直线形立面处。在核心筒墙体内的交叉支撑加强了建筑的立平稳定性。
建筑布局分别为:起居室、卧室、厨房餐厅、浴室、衣帽间、车库、泳池和露台等。与密斯•凡德罗的玻璃房相比,,这栋建筑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起居室和其它房间的划分并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根据周围景色采用了半弧曲线。建筑师以范斯沃斯(Farnsworth)的运算为基础:以2.4米*2.4米规格的木结构在宽敞的大空间划分出立方体盒子包括浴室、衣帽间、和其他储藏空间的等九个模块单元,单元外表皮印着倒置的树的图案,给这座水平构件占主导的房子加入了垂直元素。内部遵循极简主义原则,阳光几乎只能够从起居室的一侧照射进来,方盒子的其中五间(三个浴室,一个衣帽间,一个厨房)通过威卢克斯的天窗进行自然采光。顶部天窗照射进来的阳光,弥补室内日光的不足。
2.jpg
左图:建筑平面图   右图:屋顶窗节点图
3.jpg


4.jpg




威卢克斯天窗在屋顶上创造了阳光的通道,安装角度倾斜于水平面30度,凸起的部分为房屋外部轮廓增加了活力和趣味性。建筑师针对室内功能的不同,精心的设计不同倾斜方向的天窗。浴室的天窗朝向东面捕捉清晨的日光;衣帽间的天窗朝向北面,以避免房间过热;厨房顶部的天窗,面向西侧能够接受到落日的余晖。此设计不仅解决了跨度较深及黑暗的功能空间的采光问题,同时营造出室内柔和温暖的光影效果。所有天窗均由威卢克斯智能电控系统通过设定程序实现自由控制。大约300平方米的玻璃墙将室内和室外分隔开来,取代了阻隔视线的墙面,成为名副其实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整个建筑通过三层玻璃窗、地热和壁炉来调节室内气温。房子内部装饰很简单,立面半弧形的40mm三层玻璃窗,明显嵌入突出的天花板和地面之间与房间齐高,几何轮廓的房屋夹角形成了宽大的天井和露台,在室内和室外风景之间形成了一个过度段。建筑的正面由沿着屋顶边缘轨道的黑色窗帘遮掩起来,设计师选择了黑色窗帘对室内空间进行遮掩,不仅能避免好奇的窥视,当微风吹动,关闭的窗帘会随风卷起使光线发生反射,从而产生幻动的图画,使周围的景色变得逊色几分。
5.jpg


窗帘沿着屋顶边缘垂挂下来,随风飘动,随着光影的变化和折射,给房屋增添了灵动的色彩。建筑的黑色外表赋予了室内一种特殊光感。整栋房子里演示着不同的日照变化,创造了不同的景色和透视图。黎明或傍晚,当太阳低于水平面时,光线会透过厨房的天窗直接射入,为室内带来温暖的气氛。


建筑技术:  
在结晶物质的帮助下,位于住宅南侧的泳池也使用了裸露混凝土。结晶体通过渗透作用渗入混凝土毛细管中,使混凝土具有高度抵抗水压和化学侵蚀的能力。这个过程是接触反应:结晶过程结束若干年后,这些晶状体还可以被再次激活。再次密封许多已形成的细小缝隙。
地热泵可以为游泳池、地热和水龙头提供预热水,并且给中央通风系统的进风加温。
倒置复合屋顶体系:这是一张钢筋混凝土加压板,通过埋头螺栓悬挂在型钢梁构成的框架上。钢框架由方钢管柱支撑,钢柱分布在核心筒的外角和直线形立面处。在核心筒墙体内的交叉支撑加强了建筑的立平稳定性。

页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