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之前我想问一个小问题。为什么会议期间所有施工现场都不得施工?为什么单双号限行?为什么天不放晴?原因只有一个,我们的空气,里面的2.5好多。解决施工现场的管理问题有ibuilder的iRG和iWG,那么解决2.5的问题我们的政府要拿出什么方案呢?先来看看邻国是怎么搞的。
近年来PM2.5悬浮颗粒物的监测成了中国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样与中国面临同样问题的韩国,关于空气质量管理方面的做法,对于中国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近些年来也面临着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为了更好地管理空气质量,韩国的环境部出台了一系列法律与政策,建立了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并实施播报数据,及时给人们提供空气质量信息,以防止空气质量变化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邻国是如何做到的!为什么我们还是不能实现这些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空气质量问题一直受到韩国环境部的高度关注,在每年的《环境白皮书》中都会专题汇报过去一年的空气质量状况。针对空气质量问题,韩国制定颁布了诸如:《清洁空气保护法》、《公用设施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法》、《机动车管理法》等一系列法条。通过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落实从源头进行治理。
随着韩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人们对环境污染认识逐渐加深,广大民众对清洁、舒适环境的要求也与日俱增,相应的法律对环境污染控制也越来越严格。为了改善空气质量,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如推广使用液化天然气和低硫燃料,将工厂搬迁出城市等措施,以提高大都市的空气质量。与此同时,控制污染源的努力也在增加,监测和分析污染水平成为保障人们获得良好环境质量的必要途径,也是解决环境污染的必要方法。
韩国最早的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播报始于2002年4月。当时,韩国环境部在世界杯足球场周围设置了16个监测站点,并进行实时数据播报。之后,随着公众对空气质量关注度的逐渐提高,也为了让广大民众了解城市中空气污染的数据,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韩国环境部2005年12月建立了韩国空气网(AirKorea),实时发布环境监测数据。实时播报的数据主要是空气质量标准中所列举的五种。同时,韩国的空气质量监测中还采用了综合空气质量指数(CAI)来表明监测地点空气总体状况的好坏。
空气污染物质当中,颗粒物质由许多种不同成分组成,它们来源于人类活动或自然活动。当总悬浮颗粒物和/或PM10达到某种程度时,对人体健康就会产生潜在危害。针对PM10的监测只是消除空气污染的第一步。直到2001年,韩国空气中颗粒物的环境标准才从总悬浮颗粒物(TSP)转向PM10。但其实从1995年开始,韩国就已经开始监测PM10数据了。目前,虽然PM2.5暂时没有官方公布的数据,在科学实验上的监测活动已经开展了许多年。
另外,根据2010年发表在《环境健康与毒理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在韩国,PM10的数值会发生季节性变化。每年四月份,东北亚地区的沙尘暴来临时,PM10的数值会明显升高,但是PM2.5则不受影响,常年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基本上是PM10数值的35%~70%的水平。而且,目前影响韩国首尔地区PM2.5浓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当地的污染源,特别是汽车排放的尾气,其中尾气中的重金属是PM2.5的主要成分。在目前科学研究中所测量的PM2.5颗粒物浓度和成分中,存在最大致癌风险的物质是重金属铬。
近些年来,在韩国环境部支持下,有关部门开展了诸多对测量PM2.5方法的研究,这些测量方法对于开展PM2.5的监测有着重要的作用。测量PM2.5的地点选择对最终数据有着影响,如路边的数值会比离路边一定距离外的地点要高;测量PM2.5的时间也会影响到最终结果,如凌晨3-5点数值明显低于早晚上下班的高峰期。所以,选择科学的测量手段是建立监测网的前提。目前,韩国环境部的态度是研究还不够充分,所以暂时没有考虑将这个测量纳入常规范围之中。
韩国环境部有关负责人称:“PM2.5大气环境标准的设置,对于我国的环境政策朝着以预防环境疾病为主的健康中心体系的转移有着重大意义。并且,二氧化碳等其他大气环境标准物质也会陆续作为环境标准的考查对象。”毕竟,“越小的颗粒物对人体的伤害越大”这个理念的存在,一定会让决策者重视细小颗粒物污染,以便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根据2007年发表在《亚洲大气环境》杂志上的研究文章显示,与PM10的测量数值相比,在汽车尾气排放导致的空气污染中,PM2.5或更细小颗粒物质的浓度则更具有指标意义。所以,为了解决汽车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在学者中普遍支持对PM2.5乃至更细小颗粒物质的浓度进行监测。因此,监测PM2.5是韩国未来空气质量监测的一个必然趋势。
个人认为解决问题不能局限于只是解决燃眉之急,过程中加大管控,制度上进行约束还是很有必要的,就像中国大的建筑市场一样常年的粗放管理已经让人们麻木,ibuilder的信息化飓风希望能把人们吹醒,把劳动力和物料管好。也希望有其他更好的方式能把我们国家的PM2.5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让国民在健康的环境中生活。